作者:Chi Anh andRyan Yoon;来源:Tiger Research;编译:白话区块链
简要概述(TL;DR)
区块链透明度使社区能够发现不当行为并重新分配权力,但也带来了新的漏洞。如今,透明度对Web3项目而言既是资产也是负债,创造了战略攻击和群体驱动的波动性路径。
虽然透明度放大了系统性风险——包括内部暴露和协议利用——但放弃透明度将违背Web3开放验证和去中心化信任的基本原则。
Web3的长期成功不会通过隐藏活动实现,而是通过构建足够强大的系统,在持续的公众监督下运作并蓬勃发展。
区块链透明度已成为Web3行业的核心价值。与单一实体控制数据访问的中心化数据库不同,区块链运行在一个透明且不可篡改的账本上,所有参与者可以实时验证。透明度现已成为Web3的基础要素。
凭借这种透明度,Web3用户现在可以实时监控他们关注的项目。他们可以追踪创始人、投资者和大型持有者的钱包活动,在几分钟内识别可疑的Token移动。在Web2环境中,内部活动通常隐藏在私人银行账户背后,公众无法访问。相比之下,Web3的激进透明度立即暴露所有交易。与传统金融中此类披露可能需要数月相比,区块链的实时可见性代表了变革性的转变。
然而,这种转变引入了一个结构性悖论。透明度原本旨在增强问责制和用户监督,但如今却日益被武器化,用以攻击项目和大型持有者,即使没有证据显示其行为不道德。
本报告探讨了区块链透明度的正反两面效应,并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:Web3是否应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绝对透明?
2.1 正面效应:揭露内部行为,恢复市场公平
来源:Tiger Research
在2024年和2025年,一系列内部监控行动揭露了一些项目中团队钱包、影响者和早期支持者似乎参与了Token销售。这些内部活动通过区块链透明度立即暴露,引发了社区的强烈反弹。
例如,Bubblemaps标记了$HAWKToken的可疑集中现象。来源:Bubblemaps
以HAWK Memecoin为例,发现超过96%的Token供应集中在项目团队及其关联方手中。这一信息曝光后,市场反应剧烈:该Token的市值从5亿美元的峰值急剧下跌至6000万美元以下,引发监管审查并削弱了其信誉。
区块链透明度使社区能够作为实时执法者。无论是影响力者还是匿名创始人领导的项目团队,如果未能透明互动,常常面临操纵指控,即使其行为在技术上符合法律要求。
尽管交易数据对所有参与者公开可见,但解读其重要性仍然是一项复杂任务。准确理解每笔交易背后的意图和背景需要专业知识,这使得普通用户难以完全解读信息。然而,随着链上分析工具的进步,这一差距正在逐渐缩小。用户现在越来越能够从复杂的交易流中提取可操作的洞察,并将其应用于决策过程。
2.2 负面效应:透明度反噬平台本身
如今,先进的链上分析工具使参与者能够更轻松地访问和解读区块链数据。然而,这种增加的可见性也带来了新的风险。随着链上分析的监控能力扩展,透明度本身可能被武器化。治理结构薄弱或Token分布高度集中的项目面临更高的操纵和协调利用风险。
疯狂的挤兑导致Hyperliquidity Provider (HLP)损失资金。来源:Lookonchain
2025年3月26日,Hyperliquid遭遇了一种新型的协议级风险,这种风险正是其所倡导的透明度所促成的。根据Arkham的分析,事件经过如下:
攻击者分析了Hyperliquid的公开清算阈值和HLP金库规模,计算出精确的清算点。
使用三个钱包,攻击者开设了410万美元的空头头寸和两个多头头寸(215万美元和190万美元),人为推高JELLY的价格。
随着JELLY价格上涨,第一个空头头寸被清算,损失传导至HLP金库。
外部交易者因OK上线传言和预期短挤而加入多头头寸,加剧了价格波动。
Hyperliquid通过强制下架JELLY并以0.0095美元关闭所有未平仓头寸,以遏制系统性风险。
Hyperliquid的架构公开显示金库暴露、保证金水平、清算阈值和未平仓头寸,无意中使攻击者能够施加精确的压力。在这种情况下,透明度非但没有阻止操纵,反而促成了实时的协调金融攻击。
Hyperliquid关于JELLY手动下架的官方声明。来源:@HyperliquidX
讽刺的是,Hyperliquid所推崇的透明度既导致了财务损失,也引发了对其治理和韧性的更广泛担忧。为了防止进一步的系统性损害,团队最终被迫下架JELLY——这一必要行动却与去中心化原则相悖。
其他项目也可能面临类似风险。即使技术设计合理,透明协议仍易受意外攻击。如果没有配套的防御机制和明确的应对框架,透明度虽然旨在建立信誉,却可能成为系统不稳定的来源。在这种情况下,透明度不仅是优势,也是战略漏洞。
2.3 中性效应:透明度成为群体策略工具
透明度的结果不能简单归为正面或负面。在某些情况下,透明度作为一种工具,其促进市场完整性与实现个人私利之间的界限模糊。
公开号召猎杀Hyperliquid大户引发高调关注。来源:@Cbb0fe
这一新兴趋势在Hyperliquid上得到了清晰体现,一些投资者开始仅根据可见头寸针对大型交易者。一个显著案例涉及一位名为CBB的交易者,他公开号召协调清算一位大户,声称已调动八位数的资金。重要的是,被针对的交易者并未违反任何协议或从事不当行为;其头寸的庞大规模使其不可避免地成为目标。
此外,这种行为反映了Web3中的一种心理模式,即“David对Goliath”的现代迭代。在传统叙事中,David被描绘为正义的弱者,而Goliath尽管只是同场作战的强大士兵,却因其力量被视为对手。类似地,在Web3环境中,大型持有者常常成为象征性目标,无论其意图或行为如何。可视性放大了感知,而感知而非事实日益塑造集体行为。
无辜的投资者可能因单纯的可见性而遭受名誉损害或财务损失。对公开针对的恐惧可能阻止大规模资本进入生态系统,最终限制新项目的增长机会。同时,有组织的群体行为可能在有影响力的团体中巩固权力,讽刺的是,在原本设计为去中心化的系统中创造了新的中心化形式。
Web3中的透明度是一把双刃剑。从积极方面看,它使社区能够揭露内部不当行为,并通过集体行动重新分配市场权力。从消极方面看,它使项目暴露于意外攻击,包括战略性市场操纵。透明度虽然旨在建立信任,但也可能成为系统不稳定的催化剂。
尽管存在这些风险,放弃透明度对大多数Web3项目而言既不可行也不可取。透明度是Web3精神的核心:它实现了开放验证,减少了信息不对称,并将信任从中心化中介转移到去中心化系统。没有透明度,Web3区别于传统金融和技术结构的核心原则将受到侵蚀。
与其放弃透明度,项目必须发展策略与之共存。这包括在协议设计中嵌入韧性,制定明确的危机管理框架,并主动管理与社区的感知和沟通。
例如,一些项目正在建立基于DAO的紧急程序,以确保干预措施由透明且社区批准的框架管理。其他项目定期开展漏洞赏金计划,以在协议弱点被利用之前识别它们。
Web3中的透明度无法减少;它是一种结构性必然。项目必须认识到,透明度将继续放大机会与风险。成功的项目不是那些隐藏得更好的项目,而是那些构建足够强大以承受被看见的系统的项目。
转载请注明:果米财情 » 区块链 » Web3悖论:透明度如何构建与破坏信任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果米财情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